当前位置:  首页> 新闻中心

你是“成本救火者”还是“战略布局者”?

当“采购”从后台走到聚光灯下
上个月,某头部制造企业因核心供应商突发火灾,导致生产线停滞3周,直接损失超5000万元——这则新闻登上行业热搜时,不少采购从业者在朋友圈留言:“这不是故事,是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‘灰犀牛’。” 
无独有偶,2024年上半年,原材料价格(如钢材、芯片)波动幅度达25%,某零售企业采购总监透露:“以前每月做一次成本分析,现在得每周盯三次价格走势,生怕一个决策失误就吃掉季度利润。” 
当供应链韧性、成本控制、ESG要求成为企业 survival 的核心命题,采购不再是“花钱的部门”,而是企业抵御风险、创造价值的“战略引擎” 

采购人的“三重困境”
在近期对100家企业采购负责人的调研中,我们发现最普遍的三大痛点: 

  • “成本”与“质量”的矛盾:既要压价10%,又要保证供应商不偷工减料; 

  • “效率”与“风险”的平衡:数字化采购能提升效率,但数据安全、系统适配性又成了新问题; 

  • “短期需求”与“长期战略”的冲突:业务部门要“马上到货”,但采购得考虑“这家供应商能不能陪企业走3年”。 

一位从业10年的采购经理说:“以前别人问我做什么,我会说‘买东西的’;现在我得说‘做供应链战略的’——但说实话,我也在摸索怎么把‘战略’落地到每天的报价单里。” 

#### 三、专业破局:2024采购行业的“三大核心趋势”
##### 1. 从“成本控制”到“价值创造”:采购的“战略升级”
过去,采购的核心是“降本”;现在,采购的核心是“为企业创造差异化价值” 
例:某新能源企业通过“联合采购”模式,与同行企业共同谈判电池原材料价格,不仅降低了15%的成本,还通过共享供应商资源,缩短了20%的交货周期。 
关键动作 

  • 建立“战略供应商池”:筛选能提供技术支持、共同研发的供应商,而非仅看价格; 

  • 推动“采购-研发”协同: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引入采购,避免“设计完成后才发现成本太高”的问题。 

##### 2. 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抗风险”:供应链韧性的“底层逻辑”
后疫情时代,“供应链韧性”不再是口号,而是采购的“必修课”。 
例:某食品企业通过“多源供应+本地备份”策略,将核心原材料的供应商从1家增加到3家,其中2家位于不同省份,有效规避了区域疫情、自然灾害等风险。 
数据支撑:《2024供应链韧性报告》显示,拥有“多源供应”策略的企业,供应链中断损失比行业平均低40%。 

##### 3. 从“合规要求”到“品牌资产”:ESG采购的“价值变现”
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,ESG采购从“企业社会责任”变成了“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”。 
例:某服装品牌通过采购“再生棉”原材料,不仅降低了30%的碳排放,还通过“透明供应链”营销(在产品标签上标注“再生棉来源”),提升了25%的品牌好感度。 
实践步骤 

  • 制定“ESG供应商评估标准”:包括环境(如碳排放、废水处理)、社会(如员工福利、供应链劳工权益)、治理(如企业信用、合规性)三大维度; 

  • 推动“供应商ESG升级”:通过培训、补贴等方式,帮助中小供应商达到ESG标准。 

采购人的“角色重构”
有人说,采购是“企业的钱包”,但在2024年,采购更像“企业的战略参谋”——既要懂成本,也要懂业务;既要懂风险,也要懂创新 
一位采购总监的话让我印象深刻:“以前我做采购,只关心‘这个价格能不能再降’;现在我会想‘这个供应商能不能帮我们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’。” 
采购的本质,是在“不确定性”中寻找“确定性”——无论是成本、风险还是价值,采购人的每一个决策,都在塑造企业的未来。


logo
京ICP备2022033741号-6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草桥路1号院1号楼7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