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 首页> 新闻中心

当“百果园的傲慢”照进采购的“信任考场”

8月的“百果园董事长教育消费者”事件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零售行业的信任危机——消费者要的是“放心的水果”,企业给的是“教你成熟的道理”。而这背后,藏着采购环节的核心矛盾:
某水果供应商透露,百果园的采购标准曾多次调整,从“果径≥80mm”到“糖度≥12°”,但执行中却因“成本压力”放松了对“坏果率”的把控。当消费者拿到发酸的桃子时,骂的是百果园,可背锅的,其实是采购环节的“信任失守”。


这让我想起一位采购经理的吐槽:“现在选供应商,比找对象还难——既要品质好,又要价格低,还要能扛住突发情况(比如暴雨断货)。可一旦出了问题,所有人都盯着采购:‘你怎么选的供应商?’”

采购不是“买东西”,是“买信任”——这是2024年采购行业最残酷的真相。而当“百果园们”因信任危机被消费者抛弃时,真正的启示是:采购的能力,早已成为企业的生存底线


采购行业的“三大痛点”,每个都戳中从业者的肺管子


1. 成本压力:从“砍价”到“砍不动”的无奈


  • 数据说话:2024年上半年,原材料价格指数(PPI)同比上涨3.2%,其中农产品、金属材料涨幅超过5%(来源:国家统计局)。某制造企业采购总监说:“以前砍价能砍10个点,现在供应商直接说‘再砍就关门’,我们只能自己消化成本。”


  • 隐藏矛盾:成本控制不是“压低价格”,而是“优化结构”。比如,某汽车企业通过CPPM证书培训的采购团队,将“单一供应商”改为“双供应商+备用库”,虽然单价略高,但因避免了断货损失,整体成本下降了8%。



2. 供应链风险:从“稳定”到“易碎”的焦虑


  • 案例冲击:2023年,某电子企业因核心芯片供应商遭遇火灾,导致生产线停摆3周,损失超过1.2亿元。采购经理事后反思:“我们以前只看供应商的‘资质证书’,没查过他们的‘应急能力’——这是采购的致命漏洞。”


  • 行业共识:供应链风险已从“黑天鹅”变成“灰犀牛”。CPPM证书中的“供应链风险控制”模块,强调“从‘事后救火’到‘事前预判’”: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供应商的产能利用率、物流路线、财务状况,提前识别风险。



3. 角色定位:从“成本中心”到“战略中心”的迷茫


  • 传统认知:很多企业认为“采购就是花钱的”,采购部门的KPI只有“成本降低率”。某国企采购人员说:“我们提‘战略采购’,领导问‘能省钱吗?’;提‘供应商合作’,领导说‘别和供应商走太近’。”


  • 时代需求:《2024年全球采购趋势报告》显示,72%的顶级企业将采购部门列为“战略核心”——因为采购不仅影响成本,更影响产品质量、交付效率、甚至企业的创新能力(比如苹果的采购团队主导了iPhone的供应链创新)。



采购从业者的“三座大山”


1. “背锅侠”的委屈:出了问题都是采购的错


  • 场景还原:超市里卖的牛奶过期了,消费者骂“采购怎么选的供应商?”;生产线因原材料延迟交付停摆,车间主任骂“采购怎么搞的?”;甚至产品涨价,消费者也会说“采购肯定吃了回扣”。


  • 数据支撑:某调研机构对1000名采购人员的调查显示,68%的人认为“自己是企业的‘背锅侠’”,52%的人因“责任过大”考虑转行。



2. “能力焦虑”:老经验拼不过新需求


  • 需求变化:现在的采购不仅要懂“砍价”,还要懂“大数据”(比如用AI预测需求)、“供应链金融”(比如帮供应商解决资金问题)、“可持续发展”(比如采购环保材料)。某35岁的采购经理说:“我以前靠‘关系’选供应商,现在年轻人用‘数据’选,我都快跟不上了。”


  • 行业趋势:CPPM证书的“采购战略”模块,专门针对这种变化——比如“如何用数据驱动采购决策”“如何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”,这些都是传统采购经验里没有的。



3. “职业天花板”:想晋升,没门路


  • 现状:很多采购人员做了10年,还是“采购员”,因为企业认为“采购不需要太高的专业度”。某企业HR说:“我们招采购经理,优先选有CPPM证书的,因为这证明他有系统的专业知识,不是‘经验主义者’。”


  • 数据对比:持有CPPM证书的采购人员,晋升率比未持有证书的高45%(来源:美国采购协会),薪资水平高30%以上(来源:脉脉)。



采购行业的“进化路线图”


1. 从“经验采购”到“数据采购”:用AI当“采购大脑”


  • 案例:某电商企业的采购团队用AI系统分析了过去3年的销售数据,发现“夏天的空调需求比去年提前了15天”,于是提前向供应商下了订单,不仅避免了断货,还因“批量采购”降低了12%的成本。


  • CPPM的解决方案:证书中的“采购数据分析”模块,教你如何用Excel、Python等工具分析需求趋势、供应商绩效、成本结构,让采购决策从“拍脑袋”变成“靠数据”。



2. 从“供应商管理”到“供应商伙伴”:用信任换“长期价值”


  • 案例:某服装企业的采购团队没有因为“低价”选择供应商,而是选择了一家“能配合研发”的供应商——这家供应商帮企业开发了“防皱面料”,让企业的新产品销量增长了25%。


  • CPPM的解决方案:证书中的“供应商关系管理”模块,强调“从‘零和博弈’到‘双赢合作’”,比如如何建立“供应商评分体系”(不仅看价格,还要看质量、交付、创新能力),如何与供应商签订“长期合作协议”。



3. 从“成本控制”到“战略增值”:做企业的“利润引擎”


  • 案例:某制造企业的采购团队通过“供应链优化”,将原材料库存从30天降到了15天,释放了5000万元的现金流;同时,通过“集中采购”,将成本降低了8%,相当于为企业增加了2000万元的利润。


  • CPPM的解决方案:证书中的“采购成本管理”模块,教你如何用“总成本分析法”(不仅看原材料价格,还要看运输、库存、质量成本)控制成本,如何用“战略采购”(比如与供应商合作开发新产品)为企业创造价值。



采购的未来,是“买未来”


1. 采购是企业的“生存密码”


  • 观点:在全球化、数字化的时代,企业的竞争已经从“产品竞争”变成“供应链竞争”。而采购,是供应链的“起点”——选对了供应商,就选对了产品质量、交付效率、甚至企业的未来。


  • 案例:特斯拉的采购团队主导了“4680电池”的供应链建设,让特斯拉的续航里程提升了30%,成本降低了20%,这也是特斯拉能在电动车市场领先的关键。



2. 专业采购人员是“稀缺资源”


  • 数据:某招聘网站的统计显示,2024年采购经理的岗位需求增长了35%,但符合“专业要求”的候选人(比如持有CPPM证书)只占15%。


  • 观点:未来的采购人员,不是“买东西的人”,而是“供应链的设计师”“企业的战略伙伴”。而CPPM证书,就是成为这种“稀缺资源”的通行证。



3. 给采购从业者的“成长建议”


  • 第一步:考CPPM证书,系统学习专业知识(比如供应商管理、成本控制、战略采购),让自己从“经验主义者”变成“专业主义者”。


  • 第二步:学习数字化工具(比如AI、大数据),让自己的决策更科学。


  • 第三步:主动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(比如产品设计、供应链优化),让自己从“成本中心”变成“战略中心”。



你是“经验采购”还是“专业采购”?


  • 问题:你遇到过“背锅”的情况吗?你认为采购的核心是什么?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。


  • 转发引导:如果今天的内容让你有共鸣,欢迎转发给你身边的采购同行——让我们一起,从“买东西”到“买未来”,做企业的“战略采购者”。


logo
京ICP备2022033741号-6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草桥路1号院1号楼717